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2024-2030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现状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自2013年12月开始实施以来,经历了四年的发展,在上市前的预备期以及上市后的发展期中,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交易频次不断增加,交易价格也在呈现出强势的上涨态势。从总体市场规模看,2017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3.7亿吨二氧化碳,而2018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0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首轮交易占比50.5%,第二轮交易占比41.9%,补充认购占比7.6%。从交易价格看,2017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平均价格为111.1元/吨,而2018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平均价格为153.5元/吨,其中,首轮交易平均价格为154.7元/吨,第二轮交易平均价格为133.2元/吨,补充认购平均价格为125.9元/吨。由此可见,在四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不断向前发展,规模和交易价格都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且交易价格的上涨速度也比较稳定,没有出现过大幅度的波动,这也显示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的稳定性。二、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由企业、政府机构、非政府机构和市场等四个部分组成,企业是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的主体,是市场的被动参与者,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是市场的主动参与者,负责管理和监督市场的运行,而市场则是企业、政府机构和非政府机构之间的桥梁和平台,负责实施碳排放权交易活动。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格局,主要表现在交易双方之间的竞争中,买家和卖家之间的竞争,也就是持有碳排放权者和需要碳排放权者之间的竞争。也存在着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即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参与者之间会产生竞争,另参与者也会合作,共同营造出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市场发展提供保障。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的竞争格局具有多样性,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政府和市场参与者都必须以开放的眼光对待,努力构建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以实现碳排放减排的目标。
    博研咨询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分析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共九章。首先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发展环境、碳排放权交易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碳排放权交易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zh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碳排放权交易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碳排放权交易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价格:¥8200 ~ 9000
重量:1 KG
gz量: 35
企业电话:010-62665210
[本商品由 北京博研传媒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厂家直接销售,质量售后有保证。]
立即购买 微信购买 购买咨询

第一章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环境

第一节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状况分析

一、碳排放权交易概念

二、碳交易主要两种类型

1、项目类型的碳交易

2、配额类型的碳交易

三、国际碳交易的三大机制

1、联合履行机制 (ji)

2、排放交易机制 (et)

3、清洁发展机制 (cdm)

四、建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意义

第二节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环境

一、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二、中国经济发展和碳排放情况分析

二、碳减排与低碳战略

三、碳排放权交易相关

第二章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分析

第一节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体状况分析

一、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概述

二、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调研

三、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

四、全球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zx碳价

五、国际地区碳交易市场动态

第二节 全球主要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态势及趋势预测

一、北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概况及趋势

二、亚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概况及趋势

三、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概况及趋势

第三章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发展阶段

1、碳市场的地方试点阶段(2011年至今)

2、全国碳市场的准备阶段(2013-2023年)

3、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模拟与完善阶段(2018-2023年)

4、全国碳市场发展逐步成熟阶段(2020-2030年)

5、全国碳市场的成熟运行阶段(2030年以后)

二、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现状调研

三、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特点

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

1、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

2、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对企业、投资者的机遇

五、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分析

六、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案例

第二节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情况分析

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总体概况

二、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定价状况分析

1、总量设定

2、配额分配

(1)有偿分配法

(2)无偿分配法

三、碳排放权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

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建设状况分析

1、国内碳交易试点进展状况分析

2、碳市场成交量及成效额

第三节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供需分析

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供给状况分析

二、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需求状况分析

三、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供需平衡分析

第四章中国碳金融市场分析

第一节 碳金融基本状况分析

一、碳金融概念起源

二、国外碳金融发展状况分析

三、国外碳金融发展先进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1、国外碳金融发展的先进经验分析

2、国外先进经验借鉴及其对中国碳金融发展的启示

四、碳金融业务在中国发展的现状调研

1、绿色信贷业务现状调研

2、低碳交易市场建设现状调研

3、碳金融理财产品现状调研

五、中国碳金融市场的swot研究

1、优势

2、劣势

3、机会

4、威胁

第二节 碳金融业务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研究

一、碳金融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机遇

1、碳金融业务潜在收益丰厚

2、碳金融业务市场需求无限

3、碳金融业务符合可持续发展大计

二、商业银行发展低碳金融的现状调研

二、商业银行主要碳金融业务概述

1、碳交易自营业务

2、指数化碳交易产品

3、碳交易二级市场基金

4、碳金融衍生品

5、碳减排投资基金

6、cdm项目信用增级

7、碳交易中介服务

8、碳减排项目dk

三、中国银行业做好碳金融业务的措施

1、不断创新碳金融理财产品

2、科学定位碳金融目标和客户

3、完善碳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四、中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面对的挑战

1、中国尚未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碳金融交易平台

2、缺乏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3、技术障碍和人才紧缺

五、促进中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建议

1、构建碳金融交易平台,建立统一交易市场

2、加大碳金融服务体系支持

3、加强国际合作,培养本国碳金融人才

第三节 低碳背景下中国碳金融问题研究

一、中国碳金融的制约因素

1、缺乏有效的碳减排市场激励机制,企业积极性较小

2、缺乏强而有力的货币绑定机制

3、金融机构的结构性问题

4、碳金融信贷业务的实践性不强

二、低碳背景下中国碳金融发展的路经选择

1、构建碳金融内部风险管理机制

2、完善碳交易定价能力

3、进一步加强碳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与政策扶持

第四节 碳金融风险监管的国际经验

一、国际碳金融风险的分类

1、碳金融市场风险

2、碳金融操作风险

3、流动性风险

4、道德风险

二、国际碳金融风险监管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1、国际碳金融市场风险监管的基本原则

2、国际碳金融市场风险监管的目标

三、国际碳金融市场风险监管机制及防控措施

1、欧盟碳金融风险监管机制

2、美国碳金融风险监管机制

3、英国碳金融风险监管及防控措施

第五章中国碳汇市场分析

第一节 林业碳汇发展的现状调研

一、林业碳汇的定义、价值

1、林业碳汇的定义

2、林业碳汇的功能价值

3、中国林业碳汇的发展现状调研

二、国内林业碳汇项目供需及开发交易状况分析

1、林业碳汇项目供给侧分析

2、林业碳汇项目需求侧分析

3、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及交易状况分析

第二节 国际林业碳汇交易变化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国际林业碳汇交易发展情况分析

1、国际林业碳汇交易进展

2、国际林业碳汇交易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3、国际林业碳汇交易发展特征

二、启示

1、多种机制并行发展

2、高度重视非碳效益

3、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4、持续探索推进路径

第三节 森林碳汇交易模式的构建———以陕西省为例

一、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模式的构建

1、市场构建原则及组织架构

2、市场驱动力及发展路径

3、市场项目开发

4、市场要素设计

5、运行机制设计

二、森林碳汇交易模式的保障制度

1、建立完善碳交易相关制度

2、建立完善碳汇金融体系

3、建设低碳节约的生态经济区

4、建设低碳社会理念

第四节 中国林业碳汇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二、林业碳汇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理论和人力资源支持

2、缺乏方向性政策指导方针

3、碳汇程序的应用复杂、门槛高

三、林业碳汇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建议

1、林业碳汇发展趋势预测分析

2、对中国林业碳汇项目的发展建议

第五节 全国统一碳市场运行背景下林业碳汇交易发展策略分析

一、国内林业碳汇交易面临的挑战

1、林业碳汇交易保障法规依旧缺乏

2、林业碳汇市场需求有待挖掘

3、林业碳汇交易监管亟待强

4、交易支撑体系仍需完善

二、发展林业碳汇交易的策略建议

1、尽快夯实法规政策根基

2、积极扩大碳汇市场需求

3、全面有效进行市场监管

4、深入完善交易支撑体系

第六章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研究

第一节 cdm机制的提出及发展现状调研

第二节 中国的减排形势与cdm项目发展概况

一、中国的减排形势

二、中国cdm项目发展概况

第三节 中国cdm项目开发数据分析

一、获得批准的cdm项目

二、获得注册的cdm项目

三、获得cers签发的cdm项目

四、三种cdm项目横向对比

第四节 cdm项目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建议

一、cdm项目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1、财务因素

2、非财务因素

二、中国碳交易项目盈利能力提升的建议

1、政府投入资金支持,提升碳交易议价能力

2、减少dk利息支出,提高资金利用率

3、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第五节 中国cdm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项目类型失衡

2、区域分布不平衡

3、项目注册成功率低

4、卖方没有话语权

5、cdm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不统一

6、对cdm的重视不够,缺乏激励机制

二、开发对策

第七章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基本介绍

一、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简介

二、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项目类型

第二节 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建设

一、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三、注册登记系统建设

1、注册登记系统建设

2、注册登记系统运维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四、ccer交易平台建设与交易

1、ccer交易平台建设

2、ccer交易与履约

3、ccer交易存在的问题

(1)ccer交易量呈现季节性变化,年交易量与年交易额逆向变化

(2)ccer市场供需不平衡,供远大于求

(3)ccer价值发生分化,交易不透明

五、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建设政策建议

1、明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定位与发展方向

2、正确发挥政府与企业的作用

3、创新管理机制,加强项目和核证减排量备案管理

4、构建多元化的依法监管机制

5、建立交易信息披露制度

6、扩大ccer市场覆盖范围,创造ccer市场需求

7、完善注册登记系统运维管理

第八章中国试点碳市场建设状况分析

第一节 深圳

一、碳市场试点状况分析

二、碳市场主要业务类型

三、碳配额分配方式

四、碳市场交易状况分析

五、主要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状况分析

第二节 北京

一、碳市场试点状况分析

二、碳市场主要业务类型

三、碳配额分配方式

四、碳市场交易状况分析

五、主要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状况分析

第三节 广东

一、碳市场试点状况分析

二、碳市场主要业务类型

三、碳配额分配方式

四、碳市场交易状况分析

五、主要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状况分析

第四节 上海

一、碳市场试点状况分析

二、碳市场主要业务类型

三、碳配额分配方式

四、碳市场交易状况分析

五、主要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状况分析

第五节 天津

一、碳市场试点状况分析

二、碳市场主要业务类型

三、碳配额分配方式

四、碳市场交易状况分析

五、主要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状况分析

第六节 湖北

一、碳市场试点状况分析

二、碳市场主要业务类型

三、碳配额分配方式

四、碳市场交易状况分析

五、主要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状况分析

六、“湖北经验”领跑碳交易市场

第七节 重庆

一、碳市场试点状况分析

二、碳市场主要业务类型

三、碳配额分配方式

四、碳市场交易状况分析

五、主要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状况分析

第八节 福建

一、碳市场试点状况分析

二、碳市场主要业务类型

三、碳配额分配方式

四、碳市场交易状况分析

五、主要企业碳排放权交易状况分析

第九章2023-2029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前景与对策

第一节 2023-2029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有利因素

二、不利因素

第二节 2023-2029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前景

一、2023-2029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二、2023-2029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三、2023-2029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供需平衡预测分析

第三节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碳市场存在问题和面临挑战

二、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路径建议

1、充分认识到碳交易制度建设的长期曲折性

2、配额分配制度以基准线法为主逐步过渡到拍卖制度

3、设置必要的柔性机制,确保配额总量适度从紧

4、逐步扩大控排企业范围,提高碳市场减排效率

5、拓宽自愿减排项目渠道,调动社会对ccer的需求

6、丰富和创新碳金融产品,促进价格发现机制形成

图表目录

图表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生命周期

图表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产业链结构

图表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产业价值链

图表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

图表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竞争格局

图表 欧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

图表 美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

图表 日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

图表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

图表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数量分析

图表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人员规模分析

图表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资产规模分析

图表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分析

图表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盈利能力分析

图表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偿债能力分析

图表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营运能力分析

图表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能力分析

图表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集中度分析

图表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竞争格局

图表 2023-2029年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规模预测分析

更多图表见正文......

VIP商品
2021年中国***外包行业市场需求咨询报告
¥8200
中国网上阅卷系统行业研究报告
¥8200
中国葡萄籽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8200
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分析调研报告
¥8200
2014-2019年中国建筑业市场前景预测与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8200
2024-2030年中国农资连锁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8200
2020年中国有机肥料市场前景研究与市场需求预测报告
¥8200
中国板弹簧行业报告
¥8200
2017版中国低空经济行业分析及未来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8200
中国有机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