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端砚】端溪古砚天下奇

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历史悠久,雕刻精良,具有石质坚实、细腻、润滑的特点,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极高。2006年,端砚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砚概说

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一带,肇庆古属端州,端砚故而得名。据清代史料记载,端砚始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唐时,端砚形制简单,实用为主,以八棱形、长方形、正方形、风字形、箕形等居多,其中箕形砚一般分为“平头”与“圆头”。中唐以后,端砚技艺不断发展,逐渐成为雕刻艺术品。

唐代端砚


宋时,端砚造型丰富起来,尤以长方形、椭圆形为主,实用与审美并重。抄手砚为此时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以蝉形砚为代表的仿生砚、兰亭砚、石渠砚、月形砚、莲叶砚、古钱砚等大量出现。除了造型丰富以外,宋代的端砚技艺中开始出现浅浮雕和半圆雕技术。对于端砚文化的发展,宋代文学家更是以实际行动著书立说,如苏易简《文房四谱》、欧阳修《砚谱》、米芾《砚史》、苏轼《东坡志林》、蔡襄《砚记》等,对端砚的历史、使用、收藏等详细记述,进一步推动了端砚的发展。

兰亭砚


元明时期,端砚大多沿袭旧制,造型较为古朴浑厚。明代端砚的另一特点是,雕刻题材十分广泛。花鸟虫鱼、山水人物、飞禽走兽等无所不见,又尤以表现吉祥喜庆的龙凤、松鹤、仙桃、灵芝等题材居多。

及至清朝,端砚发展到康乾时期出现了全盛的局面,之后则开始走向衰落。随着社会经济实力的强大,工艺水平的提高,清初端砚的造型、雕刻、石质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新的创造,制砚工艺更是精工精致,无与伦比。嘉庆、道光以后,端溪砚石的开采逐渐减少,一些名坑停采,砚石的枯竭导致端砚制作业荒废至极。清末民国时期,砚石奇缺,端砚制作业一落千丈,再不见从前的盛况。

清中期 剔红盒寿桃端砚


端砚制作

端砚制作大致包括采石、维料制璞、设计、雕刻、打磨、配盒、打蜡等工序。采石,即在矿坑中开采有用的石料。采石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完成,开采人要懂得石层的分布和优劣,开采出最佳的砚石。采石也十分艰辛,劳动强度极大,需要在阴冷潮湿、昏暗的洞中进行。因优质的砚石开采不易,所以有“端石一斤,价值千金”的说法。

端砚制作


维料制璞是将砚石进行优劣分类。一般来说,砚石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等,特级砚石应具天然石品、石眼等优点,石质细腻润滑。一级砚石多用于制作雕花砚,二级砚石则用于制作一般的砚台。

砚石艺术性的高低一般取决于设计者水平的优劣,优秀的设计者应将砚石的石品、石眼设计在砚堂的主要位置,画龙点睛。端砚的设计要充分利用砚石的特点,不能随意创作。设计完成后,方能进行雕刻工作。雕刻包括定型雕刻、精细雕刻和装饰雕刻。雕刻完毕后,先是粗磨,再进行细磨,除去凿痕。

配盒之为了保护砚台和防尘,盒子一般采用木料。打蜡则是为了让砚雕纹理更加清晰可见,更加美观。

清 云海纹端砚


端砚魅力

端砚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达官显贵们宠爱的对象,历来对它的吟诵之词也并不少见。如诗人刘禹锡的“端州石砚人间重”,诗人皮日休的“样如金蹙小能轻,微润将融紫玉英。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睛。……”书家柳公权的“端溪石,为砚最妙。益墨。青紫色者,可值千金”。尤其是在文化繁荣昌盛的宋代,端砚更是受到人们的追捧。被誉为“砚颠”的书画大家米芾、大文豪苏东坡、宰相王安石等都对端砚赞誉有加。

端砚于古人,除了具有日常书写工具的含义以外,更多地是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不少文人平时将端砚用于把玩欣赏,并且将诗词铭文刻于砚上,以激励、反省自身。于是,一方小小的石砚,寄托了文人墨客的情感抱负,成为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的艺术瑰宝。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中和会

微信号:CICHCLUB
功能介绍:中和会是中国第一家非遗文化艺术会员制俱乐部.是实施运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的市场化活动平台,会员均来自非遗传承人,文化界名流,专家学者,政商界传统文化爱好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