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蜡染】斑驳花衣

蜡染是我国传统的印染技艺之一,也是苗族世代相传的古老工艺。蜡染古称“蜡缬”,苗语称“务图”,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2006年,苗族蜡染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蜡染概说

蜡染工艺是用蜡做防染,用靛蓝染色,一般蓝底白花。据《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这种蜡染布曾被称为“阑干斑布”。

蜡染

中国染织工艺早在西周时期就已颇具规模,据文献记载,秦汉时期,苗族先民就已经掌握了蜡染技术。西汉年间,蜡染技术进一步发展成熟,可染出十余种色彩的产品。唐时,蜡染开始在全国盛行。根据出土的棉毛织物来看,唐代的蜡染技术已相当精巧,且种类丰富,不仅在日常服饰中广泛运用,在佛教用品、绘画、陶塑及壁画中都有运用。

唐代蝶恋花纹蜡缬


从宋代开始,因印花蓝布等工艺成本低廉,工艺简单,蜡染技艺的发展受到极大冲击,并逐渐在中原消失,开始只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并成为他们世代相传的古老工艺。

民国年间,蜡染被西南苗族人民广泛运用到衣裙、床单、帐沿、枕巾上,蜡染技艺获得较大发展,其中尤以贵州的丹寨、安顺、郎岱(今六枝)、普定、惠水等地技艺最高。在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的山区,苗族人民以口手相传的方法将这项传统的技艺沿袭至今。对每个家族的女性来说,这就是她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情感寄托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蜡染技艺得以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苗族蜡染


蜡染技艺

蜡染工艺主要包括制作蓝靛、点蜡、浸泡、染色、煮沸、漂洗等,与扎染相比,蜡染显得更加灵活,图案也更加丰富。

苗族最早是将枫树液作为防染剂,效果近似于蜡染,但由于枫液不易保存,所以后来被防染性能更好、更易保存的蜂蜡替代。蜂蜡是工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经过加工即可成为黄色蜡。点蜡时,主要用铜或铝制蜡刀。根据各地点蜡习惯和纹样的不同,蜡刀大小、形状也各具特色,且数量也不统一。点蜡时,除了蜡刀还需要炭盆保温,瓷碗熔蜡。点蜡是蜡染工艺中最重要的一步,体现着苗族妇女的艺术创造力。苗族各地区审美的差异及蜡染的用途不一促使蜡染图案形成丰富多样的变化,即便是同一类纹样也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这种自由和随意性也是蜡染魅力的重要体现。

蜡刀


制作


蜡染所用的染料是蓝靛,蓝靛来自于蓝草。蓝草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东汉时期,马蓝就已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经济作物。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载,蓝有茶蓝、蓼蓝、马蓝、吴蓝、苋蓝。这些蓝类植物含有靛蓝素,通过加工提取便可用以织物染色。因靛蓝染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一般只能在冷水或温水中进行。染色前,需要将织物放入温水浸湿,以免染色不均。染色时,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将布料捞起来晾干氧化,之后再继续放入染缸染色。一般蜡染需要反复进行三五次染色,若是颜色较深则需进行八九次浸染。

染色


漂洗


染色完毕后,先将布料放入冷水中漂洗,尽量清除浮色,然后再放入热水中煮沸,脱去蜡质。此时蜡浮于水面上,人们便将它们收集起来重新利用。

蜡染的精髓在于“冰纹”效果,“冰纹”是蜡染过程中因蜡迹反复浸染折叠后破裂,蓝靛浸入布料而形成的不规则的花纹,因类似于冰花,故而得名。这种冰裂的效果极其自然雅丽,与陶瓷中的“开片”纹有异曲同工之妙。正是由于这种不经意的表现,蜡染的风韵变得更加厚重。

蜡染冰纹


蜡染技艺传承

蜡染工艺材料易得,制作方便,对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的苗族人民来说,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十分便利。按照苗族习俗,所有女性都有传承蜡染技艺的义务,因而他们从小就学习这门技艺。学习、生产、运用,蜡染技艺已完全融入苗族人的日常生活,对于他们来说,这项技艺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技能、生活习惯而非单纯的艺术形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手工产品受到严重冲击,新型替代品的出现改变着苗族人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外界信息对于苗族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影响必然使得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俗观念。面对市场商业化的冲击,苗族蜡染的发展道路还需要更多的思考。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中和会

微信号:CICHCLUB
功能介绍:中和会是中国第一家非遗文化艺术会员制俱乐部.是实施运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的市场化活动平台,会员均来自非遗传承人,文化界名流,专家学者,政商界传统文化爱好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