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聚焦】旱情告急,水“瓶颈”怎么解决?


取远水解近渴

——我市建立体式、多层次城乡供水体系解决水“瓶颈”

        超强厄尔尼诺影响,让持续多年干旱少雨的即墨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用水危机,四座中型水库建库60 年来首次干涸见底,城乡大小河道全部断流。

“十年九旱”、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即墨基本水情。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8毫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05立方米,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3%,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急剧增长的用水需求,那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发展用水问题如何解决呢?

全域水网筑活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石棚、王圈、宋化泉和挪城四座中型水库,以及流经西部的大沽河,成为今天即墨的主要供水水源地。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区供水量由1997年2.7万立方米/日,增至现今13.0万立方米/日,高峰日用水量甚至突破15.0 万立方米。这有限的水资源如何保障全市供水安全呢?水利局一名老工程师感叹道:“这几年即墨一直干旱少雨,却没有出现严重水荒,得益于连续多年的水利投入与建设,我们有着纵横贯通的现代大水网,有着较为完善的水资源配置工程网络。”的确,近年来,我市针对市情水情,相继实施了挪城和宋化泉水库调水引水工程、城区调水二期工程、城区调水水源工程,以及王圈、石棚水库清淤扩容等一大批水源调配工程建设,基本形成了“三河五库”水源联合调度体系,使全市调水、蓄水和供水保障能力得到极大提高。目前城区日供水保障能力已达到20 万立方米,正常年份能够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自2012年,历经三年艰苦建设,顺利完成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同步实施堤外渠系配套工程以及五沽河、流浩河治理,进一步盘活了“渠相通、水相连”西北水系,使原有的袁家庄灌区、岔河灌区、后吕灌区及挪城水库灌区形成一个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大灌区,构建起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市水资源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面对水资源短缺严峻形势,水利部门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和水源联合调度,充分挖潜利用好当地水资源,依托各类水源配置工程,最大限度开发利用大沽河流域水源,连续多年实施了大沽河向挪城水库、宋化泉水库调水引水,年均调入、取用大沽河水3000余万立方米,有效提升了全市水资源保障能力。

黄河之水入城来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需水量急剧增长,供需水矛盾更加突出, 水利部门在充分利用好当地水资源同时,着眼利用客水资源。2014年实施完成莱西产芝水库向即墨城阳调水工程、黄家山水厂建设工程,日调水能力5万立方米,为缓解去年城区用水紧张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持久的旱情让整个青岛地区乃至全省都面临着严重用水危机,要全面解决即墨长远发展用水问题,就必须要有充足水源作保障。

2015年9月我市组织实施了棘洪滩水库引水渠向即墨调水工程,经过两个月的昼夜奋战,11 月6 日全线竣工告捷,完成投资8000 万元,铺设直径1600毫米输水管道7.8公里,设计日调水能力达20万立方米。整个工程比原计划工期提前55 天,当年12 月1 日全市人民如愿喝上了引黄水。如今,这已是全市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也为今后发展、顺利进军全国百强县前列提供了坚强水资源保障。

联通东西大动脉

围绕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我市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已达到95%。然而,持续加重的旱情使部分农村饮水水源也面临着“入不敷出、坐吃山空”的紧张局面,特别是东部蓝谷区域仍然面临极度缺水困扰。

严重干旱加快了水系联通战略的实施,城区调水东西水源连通工程建设全面启动。针对引黄水供水管线单一,供水能力饱和,今年5月份完成普东至宋化泉水库应急调水工程,铺设直径1600毫米供水管道11 公里,利用原有设施日可增加城区供水4 万立方米,基本满足当前城区供水需求。在挪城水库调水枢纽新建提水泵站,设计日调水能力20万立方米,铺设输水管道43公里;扩建宋化泉水库加压泵站,将长江黄河水、大沽河水和挪城水库水等西部水源,与宋化泉水库、产芝水库向即墨城阳调水管道、王圈水库连通,形成东西库河大联通,构建起蓄引结合、主客联调、东西贯通的水源配置工程网络体系,整个城乡发展用水将得到有效保障。工程组负责人介绍: “通过东西水源连通工程主管线调节,将改变即墨‘单侧水源、单向供水管线、单线路线供电’的相对脆弱供水现状,不仅能彻底解决城乡发展供水需求,而且能很好地满足即墨中长期发展用水问题,也有利于青岛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实现特殊干旱年景向莱西、城阳等区域供水。”

作者:孙美贞 责编:周洋


新即墨微信公众号


中国即墨网微信公众号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新即墨

微信号:xinjimo2012
功能介绍:转发《新即墨》重要时政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