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企业库首页>资讯
行业

关于提高高考生物st命题质量的思考

作者:企业资讯策划团队 来源:rwfb 发布时间:2010-06-06 浏览:147

关于提高高考生物st命题质量的思考

 

朱晓林(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 北京 101149 

 

摘要  如何使高考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将课堂教学指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关键是提高高考st的命题质量。提高生物学科高考命题质量应有良好命题队伍和命题制度作保证、努力提高命题技术、适当扩大命题范围、借鉴国外的命题经验和方法等。

关键词  高考生物st 命题质量 命题技术

 


当今,高考对高中课堂教学的指挥棒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这种作用已成为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瓶颈之一。如何使高考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将课堂教学指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我认为关键是提高高考st的命题质量,这里仅就如何提高生物学科高考命题质量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dy},应有良好命题队伍和命题制度作保证。这里首先是谁来命题?选择命题人的标准是什么?其次是命题的程序如何?命题人应负的责任有哪些?等等。关于命题制度的问题在此不过多讨论。但从目前课程改革的趋势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的不断加快,分省市命题的趋势对命题队伍的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命题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命题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谈松华最近在透露高考改革思路时提到“实行分类考试:可以按不同院校出卷,职业学校由地方出题,全国的本科院校考试统一出题”,这一思路值得深思。另外,要避免变相降低考试要求的倾向,不排除某些省市为避免本地高考分数过低,可能采取降低st难度来提高学生分数的做法。

第二,努力提高命题技术。不管由谁命题,不管命制何种类型的sj,命题技术直接关系st质量,许多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命题技术不高引起的,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研究的还不够。例如2006年广东卷第37题:

科学研究已证实某类有机污染物对水生

软体动物雌性个体有致畸作用,畸变雌性体内出现雄性生殖器官。近期某水域被该类有机物X污染,为了解此有机物对水生软体动物是否有致畸作用,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提出开展探究活动。请利用中学生物实验室常用器材以及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和用具:采自未受污染水域、体重相近、性成熟的水生螺(A螺)  (300只),解剖镜,有机污染物X溶液,养殖池,正常A螺雌、雄性器官解剖图谱等。

提示:给药剂量、具体仪器操作不作要求,室温恒定,养殖时间30天:A螺为雌雄异体,性别特征可在解剖镜下鉴定:

(1)拟定课题名称:

(2)设计实验步骤:

(3)预测实验结果:

[命题组提供的答案:(1)实验名称:有机物X对A螺雌体的致畸作用

实验步骤:1,在清洁的1号和2号养殖池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后,分别投放150只长势相似的雌性A螺;2,在1号池中加入有机物X1000毫升(或适量),同时在2号池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在恒定室温下养殖30天。3,从两池中捞取后分别在解剖镜下解剖,对比标准性别解剖图谱予以鉴定,并记录结果。

结果预测:1号池中雄性个体数明显多于2号池。]

既然“科学研究已证实某类有机污染物对

水生软体动物雌性个体有致畸作用”、“某水域

被该类有机物X污染”,那么实验结果就应是肯定的,即“1号池中雄性个体数明显多于2号池”;但题干中还提到“为了解此有机物对水生软体动物是否有致畸作用,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提出开展探究活动”,这就是说结果是未知的,只有未知的才需要探究,这样结果预测就不止一个,需要分类讨论。显然题干前后存在矛盾,这就难怪老师们争论不休了。如将st题干改为:“科学研究已证实某类有机污染物对水生软体动物雌性个体有致畸作用,畸变雌性体内出现雄性生殖器官。近期某水域被该类有机物X污染,为了解此有机物对水生软体动物的致畸作用,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提出开展研究活动。请利用中学生物实验室常用器材以及下列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就不会出现争议了。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2006年北京卷第30题中:(前两问略)

(3)从突变植株中还获得了显性高蛋自植株(纯合子),为验证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请参与实验设汁并完善实验方案:

步骤 l :选择                  杂交。

预期结果                            

步骤 2                         

预期结果                              

观察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果                                       相符,可证明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命题组提供的答案:( 3 ) 高蛋白(纯合)植株,低蛋白植株(或非高蛋白植株),

 后代(或 F1)表现型都是高蛋白植株

  测交方案:用 F1 与低蛋白植株杂交,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1:1或自交方案: F1自交(或杂合高蛋白植株自交),后代高蛋白植株和低蛋白植株的比例是 3 :1

实验结果,预期结果]

既然是验证该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就不存在“该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的问题,也不存在“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的问题。因此应将题干中的“验证”改为“探究”、将“证明”改为“说明”。

再如,2006年北京卷第31题“为研究长跑中运动员体内的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科学家选择年龄、体重相同,身体健康的 8 名男性运动员,利用等热量的A、B 两类食物做了两次实验。(以下略)”。从题干上看,研究对象是长跑运动员,而实际上研究对象是A、B 两类食物;实验目的是“研究长跑中运动员体内的物质代谢及其调节”,而实际上是“研究不同食物对运动员的影响”,这就难免给学生造成误导,越是想理解题意再答题的学生越不知如何答题,而有些学生虽然答对了,却不知道st在讲什么。

第三,适当扩大命题范围。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生物实验在教材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对实验的考查力度和考查范围应相应拓宽,特别是关于生物技术与实践部分的内容更应加强。应取消必修和选修在命题上的分值比例,同时提高生物st在理综sj中的分值,或直接施行分科命题,因为按照新课程标准物理、化学、生物在科学领域所占的地位是相同的,学分都是6分,这也就意味三个学科在高考中也应占有相同的分数。如有可能的话,还建议将初中内容适当纳入高考范围,这样可以给命题者提供更丰富的命题素材,从而提高命题质量。这在分科考试中是wq可行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开展。从北京现在的状况看,由于中考不考生物,学校和学生对生物学科极不重视,学生进入高中后生物学素养很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进行,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有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初中恰恰是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乃至科学素养的{zh0}的阶段,这种认识在初中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中已经明显得以体现。

第四,借鉴国外的命题经验和方法。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各种st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的命题技术,首先要研究这些st,了解st的命题意图和考查目标。但由于这些st多为英文,一定程度上限制人们对这些st的了解。这里选取翻译了美国ACT 和英国A-level考试的部分st,供大家研究参考。

1.许多xj都含有质粒(一种小型环状DNA分子)。质粒可以从一个xj转移到另一个xj,要完成这一过程,质粒首先要复制(产生线状自身复制体)。复制后的基因和原来的基因位置不变,除非两个末端未及时连接。

   发生复制时,复制出的DNA分子的一端离开供体xj进入受体xj,此时复制出的基因顺序和原来的基因顺序是wq相同的。只要这一过程未被阻断,整个质粒就会被转移,两个末端在受体xj中连接。

   四个学生研究了一种作为供体的xj,它有一个含六个基因的质粒。学生们确定整个质粒的转移需要90分钟,并且转移的速率是不变的。他们同时确定这些基因环形排列在质粒上,因此每15分钟转移一个基因。然而关于质粒上基因的复制和转移的顺序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他们提出四种模式:

学生1:

复制总是开始于基因F和基因X之间,首先复制基因X,{zh1}复制基因F。

学生2:

复制总是开始于基因F和基因X之间,但复制的方向各不相同。假如基因F首先复制,基因X就{zh1}复制,反之,假如基因X首先复制,基因F就{zh1}复制。

学生3:

复制开始于任何两个基因之间,然后按顺时针方向沿质粒进行。因此,假如基因S首先复制,基因A第二个复制,基因R{zh1}复制。

学生4:

复制开始于任何两个基因之间,可以按任何方向进行,因此复制顺序是多种多样的。

 

 

 

 (1)上述信息,假如转移开始50分钟后受到干扰,多少完整的基因被转移到受体xj中?

A.2  B.3  C.4  D.5

(2)根据学生3提出的模式,假如6个基因都被复制,并且{dy}个复制的是基因G,第三个复制的将是

A.基因F   B.基因A   C.基因S   D.基因X

(3)哪些学生相信质粒上6个基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首先转移到受体xj?

A.学生2和3   B.学生2和4  C.学生3和4   D.学生2,3和4

(4)假如学生1提出的模式是正确的,并且在两个xj间转移45分钟后被阻断。根据上述信息,下列哪一个基因还没有从供体xj转移到受体xj?

A.基因G  B.基因X   C.基因R   D.基因S

(5)假如学生2的模式是正确的,并且两个xj间的转移在30分钟后被阻断。在上述条件下,下列哪一个基因肯定没有从供体xj转移到受体xj?

A.基因A   B.基因R   C.基因G   D.基因X

(6)假如6个基因都从供体xj转移到受体xj,在此条件下,哪个(些)学生认为基因A{zh1}被转移?

A.只有学生2   B.只有学生4  C.只有学生2和4  D.只有学生3和4

(7)假如两个xj之间的转移被阻断,并且{zh1}一个转移的是基因A,没有未wq复制的基因转移。基于上述信息,学生1认为最可能是在转移开始多少分钟后被阻断的?

A.15    B.30    C.45     D.60

2.盐水虾(Brine shrimp)是餐厅水族箱中常见的一种节肢动物,它的生命周期常从不活动的胞囊开始。如果遇到干旱,这些胞囊能够休眠许多年。一旦它们遇到盐水,便能迅速吸水孵化,发育成胚胎。

实验一:

科学家将盐水虾的胞囊放在盛有不同浓度盐水的瓶中,将水温维持在25ºC,记录每只瓶中胞囊孵化的平均时间。

实验二:

科学家重复了实验一,只是保持盐水浓度不变,同时改变每只瓶中盐水的温度。

实验三:

科学家重复了实验一,但是将三只瓶子放在黑暗中。下表中记录了实验一和实验三瓶中盐水虾胞囊孵化的平均时间。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可知,

A.随着盐水浓度的升高,盐水虾孵化速度迅速变慢

B.随着盐水浓度的升高,盐水虾孵化速度迅速加快

C.盐水虾孵化不受盐水浓度的影响

D.盐水浓度依赖于温度

(2)实验三研究了下列哪个问题?

A.  光照对盐水虾孵化时间的影响  

B.光照对盐浓度的影响

C.光照对温度的影响             D.光照对盐水虾生存时间的影响

(3)假如实验二中的盐水浓度从0.3 mg/L 提高到0.4mg/L,盐水虾胞囊的孵化时间怎样变化?

A.时间变长  B.时间变短  C.时间不变  D.时间减少到零

(4)在下列何种条件下盐水虾胞囊孵化时间最短?

A.光照,25ºC,盐水浓度0.2 mg/L     B.黑暗,35ºC,盐水浓度0.3 mg/L

C.光照,25ºC,盐水浓度0.4mg/L      D.黑暗,25ºC,盐水浓度0.2 mg/L

(5)下列哪一曲线最能代表实验二中温度与孵化时间的关系?

(6)如果研究pH(酸度)对盐水虾胞囊孵化时间的影响,{zh0}的方法是

A.将三只瓶子放在光下,保持温度不变,改变盐水浓度和pH

B.将三只瓶子放在黑暗中,保持温度不变,改变盐水浓度和pH

C.将三只瓶子放在光下,保持温度和盐水浓度不变,同时改变每只瓶中盐水的pH

D.将三只瓶子放在黑暗中,改变每只瓶中温度、盐水浓度和pH

 

参考答案:

1.(12345A6D7D

2.(12345 (6)  C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 挑战与反思,《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2

2.       杨曾宪质疑高考改革的形式化趋势,南方都市报,2002822

3.       Margaret Baker and Martin Rowland, Biology, Hodder Murray, 2004


 附:

1英文题目How improves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iology test question

2、作者联系方式:

电子信箱:

(发表于《生物学通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提高高考生物st命题质量的思考】由 企业资讯策划团队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免费注册只需30秒,立刻尊享
免费开通旗舰型网络商铺
免费发布无限量供求信息
每天查看30万求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