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浙大报道】《2014年度浙江大学新媒体发展年报》出炉

  近日,由浙江大学新媒体工作办公室指导,浙江大学微讯社出品的《2014年度浙江大学新媒体发展年报》正式出炉,报告详细披露了浙大新媒体建设概况、新媒体用户使用习惯、新媒体平台使用情况、年度新媒体热点、优秀新媒体学生团队等信息。赶紧来一睹为快吧!
浙大新媒体建设概况
一、平台基础建设统计数据

1、官方平台数据


2、部门院系开通新媒体平台情况









3、浙江大学新媒体新闻宣传情况

微博篇

  数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统计指标包括:微博名、关注数、粉丝数、微博数、加V情况、更新频率等。


(1)校级官方微博

  官方微博平台在浙江大学师生中具有较大关注度和影响力。截至2014年12月31日,“浙江大学”官方微博账号拥有粉丝283837万,根据新浪微博2014年度数据统计,浙江大学官方微博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第三。


(2)职能部门微博

  根据统计,诸如“浙江大学招生办公室”、“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浙大信息化87951669服务中心”等学校职能部门微博账号共21个,其中已认证的账号有14个。


(3)院系微博

  根据统计,诸如“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大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等在内的院系微博共25个,其中已认证的账号有10个。


(4)共青团系统微博

  根据统计,诸如“浙江大学团委”、“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团委”、“浙江大学心理系团委”、“浙江大学丹青分团委”等共青团系统微博账号共56个,其中已认证的账号有11个。


(5)各级学生组织和社团微博

  各级学生组织和社团微博是校园微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统计到的该类微博账号共103个(其中,含学生会类微博账号9个,研博会类微博账号39个)。“浙江大学学生会”、“浙江大学求是潮网站”、“微讯社”、“浙大黑白剧社”、“AIESEC浙大”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微博账号。这些学生组织和社团微博,在学校资讯发布、校园活动推广、学生风貌展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6)校友会或同学会类微博

  据统计,浙江大学校友类微博账号有78个,其中既有国内各地的校友会类账号,也不乏国际性的校友会类账号,例如“浙江大学新加坡校友会”、“德国浙江大学校友会”、“北卡浙大校友会”等。一些校友类微博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影响力,在促进校友之间的交流沟通,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7)教师微博

  浙江大学教师中也不乏一些“微博大V”和“微博达人”,例如“独峰倪翁(粉丝35万)”、“蔡天新(粉丝23万)”、“鲁柏祥(粉丝10万)”、“阮俊华(粉丝9万)”、“吴飞微议(粉丝7万)”、“浙江大学苏德矿(粉丝3万)”等微博账号都有着很高的人气。以2014年度“心平杰出教学贡献奖”获得者苏德矿老师为例,他将微博作为第二课堂,坚持在微博上为学生答疑。


微信篇

  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与浙江大学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共有337个,这些微信公众账号在命名时多加以“浙江大学”、“浙大”、“ZJU”、“zju”、“求是”等关键词,以体现浙大元素,突出浙大特色。其中,名称中含有“浙江大学”和“浙大”的微信公众账号最多,分别为131个和129个,占到了总数的39%和38%。含有“ZJU/zju”的微信公众账号也较多,约 17%的相关微信公众账号选择以这类方式命名。

  在统计的337个与浙江大学相关的微信公众账号都属于订阅号,这些账号中有62个,也即18.4%的微信公众账号通过了认证,其中49个账号是通过微信进行了认证,13个账号通过新浪/腾讯微博进行了认证。

  官方微信平台开通申请与官方认证必须经过党委宣传部报备程序。因此,根据党委宣传部《2014年度新媒体平台信息报备统计公告》可知,通过微信认证的49个账号中,由部门开通认证的账号有10个,院系开通认证账号有35个,学生组织开通认证的账号有4个。

浙大新媒体用户使用习惯
一、使用时间

(一)浙江大学师生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

  据调研,浙江大学学生每天上网(含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网)4—7小时的占到了31%,比重最大。每天上网2—4小时和7—10小时的人也较多,分别占到28%和22%。相比较2013年6月所做的同类型问卷调查,每天上网时间为1—2小时、2—4小时和4—7小时的人群比例明显减少,而每天上网时间为7—10小时和10小时以上的人群比例则分别增加了14%和7%。由此可见,浙江大学在校学生的网络使用时间在增加,对网络的需求和依赖在增强。


(二)浙江大学师生每天使用网络的时段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碎片时间的价值日益凸显,零碎时间被有效利用起来。日常闲暇时、搭乘交通工具途中、晚上睡觉前……随时随地上网,已经成为现实。但就上网时间段而言,高峰时段依然存在,每天的12:00—14:00与22:00—24:00是浙大学生上网高峰时段。有72%的人习惯于在22:00—24:00期间上网,有54.67%的人习惯于在12:00—14:00期间上网。此外,晚间时段(18时至睡前)上网人数较白天而言有所增加,人们更习惯于晚上上网,这与部分大学生“夜猫子”的生活作息相吻合。在24时至睡前这一时间段,仍然有33%的人将其选择为习惯于上网的时间段。


二、年龄偏好

  在浙江大学,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于各类网络工具的使用需求是不同的。

  其中可以看出有趣的现象是,大一与大四学生生活状态相似;大二、大三的学生对于学习内容使用得更多;而博士生多以学术科研生活为主题,辅之以缓解放松压力工具,通讯社交工具排在了最后。

浙大新媒体平台使用情况
一、校园网站情况

  在浙江大学网站使用方面,根据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在了解校园新闻或者通知时,最常使用的校园网站分别是部门院系学园网站、CC98论坛、浙江大学门户网站、综合服务网和求是潮网站。


二、校园微博情况

  2014年,微博使用热度逐渐降低。在调研中,67.34%的被调查者认为“对微博的关注和使用时间逐渐减少,更多使用其他社交工具”。

  调研结果显示,浙江大学师生主要利用微博关注社会时事热点、了解国内国际大事与生活资讯。校内师生对校园微博账号的关注度由高到低排列分别为:校级官方微博,各级学生组织微博,学校各职能部门微博,普通师生、朋友微博,校内民间平台微博、学院或院系微博等。


三、校园微信公众号情况

  2014年,微信逐渐取代微博,进入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现代大学生的“新宠儿”。在调研结果中,“身边的好友都在用,方便好友圈内沟通”获得了82.33%的支持率,成为了浙江大学师生使用微信的首要原因;“可以阅读、咨询,订阅感兴趣的内容”等紧随其后,获得了51.33%的支持率。

  在不同的校园微信账号类型中,浙江大学师生最关注的校园微信公众账号主要是校级官方微信、各级学生组织微信、校内民间平台以及学校一些职能部门开设的微信。


四、校园移动APP情况

  移动APP作为高校校园中新媒体新形式,移动化特色显著,功能便捷,因此受到大学生的青睐。

  在浙江大学学生常用APP类型统计中,通讯社交类APP,例如微博、微信、QQ等应用遥遥领先。此外,视频音乐类、电商购物类、教育学习类以及新闻阅读类的移动应用也有着较高的使用率。

  在浙江大学,伴随着高校移动应用创新热潮,不少校园APP应运而生。浙江大学、iZJU、一键校园网、求是潮 Mobile、查好友、11点11分、GPA.ZJU、考研日历、浙大图书馆、浙大树洞等众多和浙江大学有关或由浙大学生设计开发的APP,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大学生的生活。尤其像求是潮 Mobile、查好友、浙江大学、iZJU、一键校园网等APP在浙大学生之间也有着较高的使用率,其中68.33%的被调查者表示使用过求是潮 Mobile,36%的人使用过查好友,34%的人使用过浙江大学APP。

浙大年度新媒体热点
一、2014年度浙江大学十大热词
1、习大大版排名——年度最权威的排名
2、总理来浙——年度最神秘亲切的到访
3、苏德矿老师——年度最受欢迎的老师
4、浙大校歌——年度最为人称道的校歌
5、皮划艇高尔夫球课——年度最受瞩目的新课程
6、三位一体招生——年度最受关注的招生改革
7、微讯社——年度最有活力的新媒体人
8、浙大学生节——年度最给力的狂欢
9、浙大病——浙里最易患的“心理流感”
10、爱心接力——年度最温馨的浙大力量


更多内容可点击“阅读原文”,详见《2014年度浙江大学新媒体发展年报》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浙江大学

微信号:zdnews99
功能介绍: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国有成均,在浙之滨”.今天的浙江大学,正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将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致力于创造与传播知识、弘扬与传承文明、服务与引领社会,积极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