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能源转型非一日之功

感谢您关注《风能设备》杂志

微信:WindEnergy-magazine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德国能源转型也非一日之功。在日前举行的德国埃森世界能源大会上,德国人就展示了他们的多项最新技术,能源互联网似乎正在向人们招手,而这些都是德国人多年积累的结果。


据悉,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针对可再生能源并网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但我国在2007年以前并没有做过相关研究,更没有一套可再生能源预测系统投入运行,电网侧对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并没有作好技术准备,直到2007年才开始起步。


“德国人用十几年时间把这套系统做完,我们只用了三五年时间完善;人家是充分研究后上马的,我们是先上马后研究,当然没有人家考虑得清晰。”内蒙古电力公司电力调度主任侯佑华在日前举行的中德能源转型论坛上如是说。


借鉴德国能源转型经验,中国该从何入手?


转型背后的赌注


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德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同比未增长。与此同时,德国政府持续出台更强有力的减排措施,如在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之外附加自己的特别行动计划,尤其加大了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减排力度。照此发展,其2020年减排40%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德国联邦环境署环境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处处长Harry Lehmann指出,对于2050年能源转型目标,德国已经基本完成了一半,“下一半工作会更加困难,但我们已经确定了方向,会有更严格的措施”。


实际上,2000年时,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只有6.5%。2000年之后,德国改革了电价体制,使得可再生能源并网量越来越大。目前,德国已经关闭了8个核电站,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27%。


过去15年间这种高速的增长态势也超乎了业内人士的想象。


“日本福岛核事故之后,德国决定放弃核能,当时以为电价会更高、碳排放的价格也会更高,德国很可能需要从境外进口电力。而现在,德国能源出口顺差不断增加,不仅没有进口电力,反而越来越多地往外出口电力。这确实是一开始我们没有想到的。”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Hans-Joachim Ziesing表示,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接入,电价正在不断下降。


据德国应用生态研究所气候与能源政策专家Felix Christian Matthes介绍,为了实现零碳排放,到2050年德国可能要付出高昂代价。“换句话说,我们的能源转型其实是打了一个赌,如果未来碳不能免费排放,传统的燃料又更贵了,这个赌我们就打赢了。”


德国共识


实际上,德国提出能源转型的概念已经超过30年,但直到2011年才成为德国的官方政策。
Lehmann表示:“搞核电、化石能源发电的人一直觉得可再生能源是小众能源,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果说德国能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很多人会笑话你。但现在的研究表明,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按照德国最新的定价机制,风电和光电已经比核电更便宜,也比其他减排技术更便宜。


多位德国专家指出,能源转型之所以能在德国落地,归功于长期广泛公开的讨论,使得这一概念在政界、学界和民众中都深入人心。


“从公众到学术界,从基层到国家高层,各个利益群体之间经历了35年的大讨论,才走到今天的局面,现在80%的德国人都支持100%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我希望中国也能进行这样公开的讨论,形成共识。”Lehmann说。


不过,仍有一些人存在抵触情绪,害怕额外的负担。“这点必须明确,这不是额外的负担,而是额外的机会。”Ziesing强调。
他表示,德国能源转型最容易的前半程已经过去,后面只剩下难啃的骨头,现在正是关键的转折点,必须使政策目标有更强的法律约束力,才能让民众看到能源转型所带来的收益,保证投资的确定性。
“任何一个国家要实现能源转型必须让大众接受,这就是为什么德国这么有信心。当然,目标能否达到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种发展趋势。”Ziesing说。


借鉴意义

德国能源转型已经初见成效,而中国的能源转型还并未达成共识。中国能否顺利步入能源转型、能源革命的路径?


对此,Matthes乐观地认为,中国有很多优势,发展速度会比德国更快。例如,中国没有长期工业化的负担,而且非常愿意尝试试点、示范。“我打赌中国会只花我们1/4的时间就能达到我们目前的状况。世界的未来在亚洲,未来能源转型的良好机遇也在亚洲。”Matthes说。

他同时指出,德国现在大面积部署了可再生能源却没有获得太大的碳减排,因此必须通过其他政策来削减碳排放,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碳排放交易体系。Matthes提醒道,只推广可再生能源是不够的,必须同时促进传统电厂的温室气体减排,中国也应该借鉴这种互补式的政策。

Lehmann则指出,中国新建住宅量巨大,必须出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规定,否则“很难想象你们怎么实现能源转型”。

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姜克隽表示,德国在柔性电网等技术方面拥有大量知识产权,而这正是中国的短板。他举例说,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以后,随着一些核电厂的关闭,电能质量的下降引发加工车间电机波动,包括东芝公司在内的一些精密仪器制造商生产出大量废品。针对这一问题,德国正在进行基础研究,主要解决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后如何提供高质量电的问题。
“这里隐藏着很多技术和知识,我们国家作好准备了吗?”姜克隽提出。


侯佑华也指出,目前我国大量进口风机关键部件暴露了我们浮躁的心态,未来发展智能电网,必须克服浮躁的心态,做好基础性工作,加强对细节的研究。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则认为,目前我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达成共识。“我们有很多利益冲突,但归根结底还是理念问题。我们要能源革命,首先必须达成共识。”

《风能设备》微信平台—关注风电行业最新动态,服务于全球风电整机商、设备制造商以及运营商!

更多资讯请点击中国风力发电信息网 http://www.cnwp.org.cn/

投稿或订阅电子邮件:cnwindpower@126.com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风能设备杂志

微信号:WindEnergy-magazine
功能介绍:关注风电,传播风能行业信息,为新能源行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