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今年将是汽车人备受煎熬的一年

如果不出大的意外,今年将是自2009年以来汽车人最受煎熬的一年。

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还得从一个小故事说起。

3月6日是今年元宵节后的第一个周末,当天晚上笔者受邀与一群汽车业内的朋友小聚喝茶。原定的有来自国内外汽车厂家、汽车经销商、研究机构的十四五位业内人士,结果七八位汽车厂家的朋友临近下午五点先后“告假”,表示要紧急加班开会,不能如期出席。笔者对到场的朋友们说:“不管是跨国汽车公司,还是合资和自主品牌厂家的,我猜今天加班只有一个主题:研究如何压库。”

果不其然,晚上十点多给他们打电话,基本上加班讨论的就是这件事。当时笔者不禁感慨:“十二三年前我在厂家管销售时,就干这件事,现在十多年过去了,都到了移动互联时代,怎么还没进步呢?看来今年的日子真是不好过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笔者的判断。今年1~2月,汽车产销增速明显放缓,产量同比增长6.2%,销量仅增长4.3%,其中商用车最惨,销量跌了近两成。由于这是厂家压库后的数据,比实际销售数还光鲜一些。据当天参加聚会的经销商透露,无论进口车、合资车、自主品牌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实际上牌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大幅下降,一般都在七八成,惨的也就五六成。这些经销商反映,由于厂家有季度返利政策,3月份可能还会坚持一下,让厂家再压一下。等到4月份就不好说了,总不能让自己的资金链断了吧。

种种迹象表明,今年有可能会成为汽车从业者最难受的一年。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归纳起来,大概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市场需求放缓,这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一情况的出现与整个经济大形势密切相关。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今年GDP增速预计为7%,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动力均不足。在这种背景下,汽车市场需求增速肯定会放缓,其中尤以商用车为甚。二是产能供给大幅增加。在过去需求大幅增长的背景下,无论乘用车还是商用车,都在快马加鞭地扩大产能,这两年是这些产能集中释放的年份。三是过去两年透支了消费。比如限购,天津、杭州、广州、深圳等地限购时都出现了抢购潮,同时也带动了一些类似城市的提前消费。今年或许也会出现此类情况,但对消费的拉动力度和以往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还有,过去几年楼市热、股市热的财富效应让一部分人赚了快钱,买起车来也毫不含糊,今年恐怕类似情况难以再现。

笔者估计,从今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将正式告别黄金时代,开始上演新的“淘汰赛”。

首当其冲的是经销商。由于经销商位于汽车市场的“前沿阵地”,市场大战也最为惨烈。去年底,一批批经销商纷纷“起义”,向厂家索要“补贴大包”。而今年厂家迫于产能扩充,以及与同类品牌竞争的压力,在压库方面没有丝毫手软。上周,就传出位居中国经销商百强前七十位的一家大型经销商集团由于资金链涉及断裂,已接近停摆。笔者预计,再过一段时间,此类消息定会接连出现,关门、跑路将不再是什么新闻。

紧接着毫无疑问是厂家。唇亡齿寒,经销商不可能永远都是挡箭牌。去年,已有如一汽夏利、青年莲花等品牌遭遇危机,今年预计还会有更多的自主品牌开始被迫退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大舞台。此外,一些实力较弱的跨国汽车品牌的命运也难以预料,进一步被边缘化在所难免。

在厂家之间的竞争中,像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将是受益者,但也赢得不会太轻松。“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是肯定的,市场份额增加的代价一定会“牺牲”掉不少利润。


中国汽车市场“新常态”无疑也会影响到相关的服务商,包括汽车维修、保险、媒体等。客户日子不好过了,服务商的日子能好到哪里去?至于移动互联时代催生出来的一些汽车电商,大多日子也不会好过。不过能为厂家和经销商带来直接销售线索的电商除外,因为厂家钱再紧,这种钱还是要花的。

有人对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比较乐观,如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一到两倍不是问题(注:去年为8.39万辆)。

对此,我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去年销量增长得快,比亚迪“秦”功不可没,但是今年消费者买“秦”钻的“政策空子”在部分城市被堵上了。另外,去年有相当一批新能源汽车卖给了国家机关等单位,私人消费比例不高。而公款购车的潜力毕竟小,不会像私人消费那样一浪推一浪。当然,如果舍得花钱补贴,完成这一目标也并非不可能。但退一步讲,即使完成这一目标,对2400万辆的销量来说,这点增长也是杯水车薪。

由此看来,今年的日子可能真的不好过了。面对这样的新常态,汽车人该怎样应对呢?

在下一篇文章里,笔者将会谈一谈这方面的看法,也欢迎广大的读者朋友提供真知灼见,参与讨论。


来源:中国汽车报社副总编辑 孙勇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机电非航空产业在线

微信号:jdfhkcyzx
功能介绍:机电公司非航空产业信息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