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新华社七论中国股市传递啥信号?市场有望重回慢牛模式

 提示:关注"腾讯财经"↑↑免费订阅更多精彩内容

导语

昨天股市收盘后,新华社撰文指出虽然降准并没能提振A股,但本轮牛市的格局并未因阶段性调整而改变。中国经济转型需要牛市支持,在乐观看待A股后市的同时,投资者仍需提防“非理性泡沫”。这已是新华社本月第七次发文护市。

20日,沪综指下跌1.64%,创一个半月最大单日跌幅,两市成交金额估算达1.8万亿,创历史最高值。盘面来看,多空分歧加大,大幅震荡已称常态。周末消息面多空纠缠,证监会规范两融,中国证券业协会等4家自律组织联合发文鼓励融券,随后证监会澄清并非打压股市,央行出手降准。

从证监会此举可以看出,监管层开始洒水降温,此前肖钢主席已提示风险称,股票投资要保持理性、冷静。新华社昨晚发布文章指出,经济转型关键期需要慢牛长牛支持。种种信号显示监管层态度已发生微妙转变。经过周末的一番折腾,后市有望进入管理层预期中的慢牛模式。


监管层态度微妙转变


上周末消息面多空纠缠,首先,证监会规范两融,要求券商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不得为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提供数据端口服务。随后,中国证券业协会等4家自律组织联合发文,支持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融券交易,扩大融券券源。

这两个消息被市场解读为重大利空,导致外盘大幅下挫,但随后证监会紧急澄清称,通知的目的是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平衡发展,不是所谓的鼓励卖空,更非打压股市。更戏剧性的是,央行周日突然宣布普降存款,且力度超预期。

有投资者调侃称,这个周末,A股在不开盘的情况下,用意念完成了一次至少三百点的震荡,那些手快的策略分析师已经撕了两份周报了。但从今日市场的表现来看,最苦逼的并不是那些手快的精神分裂的策略分析师,而是由于央行降准对市场重新燃起希望的投资者。

对于证监会的动作,民生证券分析认为,短期看,洒水降温,抑制资本过快“脱实向虚”;中期看,洒水降温后,为货币宽松打开空间;长期看,金融造富的股权时代趋势不可逆,从快牛到慢牛,4316绝不是顶;只是洒水降温,监管层不会真正打垮股市;单从事件本身来看,影响也只是情绪上的;无风险利率有望下行。

国泰君安也认为,洒水降温的监管在今年全年都会持续存在。

另外,监管层也开始关注风险,证监会主席肖钢上周曾表示,“新入市投资者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股市涨跌缺乏经验和感受,对股市投资风险缺少足够的认识和警惕,参与股票投资要保持理性、冷静,充分估计股市投资风险。”

机构分析认为,本轮从2000点发起的阶段性行情已经实现了翻番。在牛市上行过程中,会遭到各种各样的利空袭扰(新股发行节奏加快,注册制推进,禁止伞形信托,增加融券供给等),更多的是给踏空资金买入的机会。经过周末的一番折腾,后市有望进入管理层预期中的慢牛模式。

投资机会方面,关注一带一路(习近平主席今日起将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市场预期随着中巴经济走廊系列项目的启动,一带一路第一批项目即将落地)、自贸区板块(国务院正式印发天津、广东、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另外,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今日起,将审议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证券法修订草案的议案。草案主要内容:消股票发行审核制;取消发行人财务状况及持续盈利能力等盈利性要求; 设专门一章加强投资者保护; 允许设立证券合伙企业; 允许证券从业人员买卖股票。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修法允许设立证券公司、证券合伙企业,将加剧证券行业的竞争,形成优胜略汰的行业环境,同时又拓展证券公司的可用资源,发展壮大证券公司的实力,长期利好证券行业的发展。取消发审委,加快注册制改革,将利好券商和创投概念股。


新华社七论股市:经济转型需要慢牛长牛支持


昨天股市收盘后,新华社撰文指出虽然降准并没能提振A股,但本轮牛市的格局并未因阶段性调整而改变。中国经济转型需要牛市支持,在乐观看待A股后市的同时,投资者仍需提防“非理性泡沫”。这已是新华社本月第七次发文护市。

在这篇题为《受消息面影响市场情绪跌宕 沪市单日成交创天量首破万亿元》的文章中,新华社首先提到,降准并未给A股带来预料之中的提振。20日A股宽幅振荡,沪指创下4356点的七年新高后大幅“跳水”,尾盘以4217.08点报收,与深证成指同步录得1%以上的跌幅。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当日A股的表现,一方面或源自市场对于降准预期充分,并通过此前连续走高予以消化。另一方面,管理层出台新规促进融券业务发展,令此前高涨的融资热情出现阻滞。

此外,20日恰逢《证券法》修订草案上会初审。新股发行注册制脚步渐近,强化了市场对于扩容压力增大的预期。

始于“新国九条”颁布、发力于央行降息的本轮牛市,始终呈现资金面和政策面双轮驱动的特征。而在多数市场人士看来,A股这一格局并未因阶段调整而发生改变。

但是,经过近半年的振荡上行,截至4月17日沪深股市平均市盈率已攀升至21.76倍和48.82倍,创业板更飙升至逾90倍。

同时,目前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已高达近1.73万亿元,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借钱炒股”。部分市场人士表示,“高杠杆”带来的风险正在增加。

这种担忧或许并非空穴来风。4月17日证监会重提规范“两融”,并出台新规促进融券业务发展,因被误读为“打压股市”而导致海外A股衍生品大跌,新加坡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单日重挫近6%。20日当天A股剧烈震荡后走低,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多空双方的巨大分歧。

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关键期的中国,的确需要来自资本市场的支持,但这种支持理应呈现为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改善带来的“慢牛”“长牛”,更希望是一个“健康牛”。因此,在乐观看待A股后市的同时,投资者仍需提防“非理性泡沫”。


让我们回顾一下本月前六次新华社对于股市的评论:


4月10日 新华社再论股市:且行且珍惜!

新华网发文称,又是一个全民皆股的时代,万人空巷鏖战股市情形再现。但潮来潮往,终会退去,没人想成为退潮后的裸泳者,但请怀有一颗对市场的敬畏之心,且行且珍惜。

4月9日 新华社:A股或许才到“半山腰”

新华社发文称,或许当前的大盘股估值只是站在了“半山腰”。兴业证券对新华社表示,近期政策组合拳利好不断,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制落地属“火上浇油”;而短期增量资金加速流入,A股赚钱效应明显,大盘有望加速冲高。

4月8日 新华社再论牛市:政策红利催生改革牛

新华社文章表示,在“改革牛”轮廓日渐清晰的同时,经济增速放缓对于股市的影响也在逐渐淡化。从基本面到资金面,再到政策面,三大驱动因素的全面向好,最终推动沪指上探4000点。新华社同时指出,场外资金的加速流入是推动沪指重回4000点的直接因素,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带来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则是引领A股持续放量走高的深层次动力。

4月7日 新华社:经济需要牛市 应“呵护”市场信心

新华社今天晚间撰文《“风口”上的中国股市》,不仅肯定了此轮牛市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且指出经济下行压力前,需要股票市场提供有力支持。新华社还呼吁监管层“呵护”市场信心。


4月6日 新华社:新股发行提速不影响牛市势头

4月IPO密集发行是否会给市场带来冲击?新华社周一撰文称,尽管央行屡次降息降准释放流动性,但是仅靠银行放贷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显然不现实,股票市场必须发挥更大的资源配置作用。新股发行提速不影响牛市势头。

4月2日 创业板3个月涨近千点 新华社警示黑天鹅风险

今年前三个月,创业板涨近千点,累计涨逾60%。新华社今日发文称,监管层放话业要打击股价操纵行为后,行情开始分化。投资者应及时转变前期投资思路,对小盘股做好最高级别的风险警惕,避免深套。

关注财经大事件、大人物、大趋势

中国最权威、用户量最大的互联网财经媒体!

腾讯财经 | 帮你发现聪明钱!

多档精品原创栏目:

棱镜 | 魔鬼经济学 | 抉择 | 财经观察

新朋友点击本文标题下方“腾讯财经”一键关注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腾讯财经

微信号:financeapp
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