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评论君推荐】“劫持式转载”绝不是互联网+

评论君推荐


评论君“大白”说:刚费劲炒好一盘菜,扭脸就被人端走了,还不给钱。这事要发生在饭馆里,大厨非跟你急眼不可,但要是发生在网络媒体上,很多人可能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还理直气壮地跟你掰扯:严肃点,我们这儿打劫呢。

断章取义式的网络转载,对于严肃的原创者来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打劫。要知道,从选题、创作、出版等一套流程下来,原创者端出这道“菜”的背后,付出的不仅是精神成本,还有作为“财产权利”的知识产权。这篇“人民论坛”文章告诉我们,增强版权意识、从严规范网络转载行为,是每个网络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偷菜吃不仅吃了上顿没下顿,还有可能人人喊打哦,亲~


【人民论坛】“网络劫持”式的转载当休矣

李浩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昔日苏东坡《题西林壁》中形容山峦多姿的名句,今日却被用来调侃网络转载的乱象,令人心生感慨。


游弋于网络空间,“转载”俨然已成“神奇”词汇。各种掐头去尾、隐去来源和作者姓名的做法早已司空见惯,更有以作家莫言之名流布的情感短文、励志警句,让本人都坦陈“写不出来”;用杨绛文章片段加上杜撰段落拼凑而成的“百岁感言”,在微信朋友圈不时浮现。一起普普通通的社会新闻,经由多路网媒“八仙过海”,事实就成了可以肆意装扮的小姑娘;一篇就事论事的时评文章,即便过了几个月也会被别有用心地打捞,“张冠李戴”地与当下的热点事件相匹配。种种网络转载失范现象,不胜枚举。


“央视女主播被砍”“中国超级计算机被14岁中学生攻破”“奥运冠军砍小区杨树”……举凡最近一段时间的网络新闻“标题党”现象,对传统媒体报道进行“深加工”,近乎招引眼球的标准模式。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篡改标题、乱贴标签,煽动性、情绪化表达泛滥,这些舆论场转载中的“网络劫持”,不仅扰乱视听,更严重损害媒体公信。


这背后,是一些网络媒体奉行“拿来主义”,长期做传统媒体优质内容资源的搬运工,吃着免费午餐,挣着可观流量,“得来全不费工夫”。有的网站、微信公号长期用各种手法把转载乔装成原创,丝毫不考虑作者的感受。如果任其恣意发展,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不利于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引发媒体和公众热切讨论如何多读书、读好书。其实,世界读书日的全称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市场经济条件下,著作权与商标权、专利权等一样,是知识产权的有机构成,其重要性不应有“网上”“网下”之分。就此而言,国家版权局近日发布《关于规范网络转载版权秩序的通知》,着力治理网络转载生态,可谓正逢其时。


你可能听过这样一则故事。工程师受邀排查机械故障,在电机表面画条线即收费1000美元。面对质疑,他回应说:一条线只值1美元,但知道在哪里画,值999美元。暂且不论故事真实与否,这确实道出了一条真理:那些看不见的知识和智慧,往往蕴含着巨大价值。正因此,被转载的每一篇作品都凝结着劳动和创造,原作者的每一滴汗水都该得到体认与尊重。因而,以保护版权为契机,用日趋完善的制度为创新撑腰,让每一份辛劳获取应得的回报,也防止“网络劫持”扭曲作品原意、为各种不正当目的服务,才能更有力地呵护智力成果,助力创新驱动的大树加速成长。


一位作家说,生活有时候比我们的头脑走得更快、更远,我们还没有来得及想清楚互联网时代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就已经置身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了。传播技术的快速演进激发了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提醒人们思索传播责任、行为边界。切实增强版权意识、从严规范网络转载行为,谨慎握持手中的传播权、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当是“互联网+”语境下,每一名现代公民的自觉。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人民日报评论

微信号:rmrbpl
功能介绍: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