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苦,才是人生》第十六、第十七天

《苦才是人生》第十六天

8、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我们来到人间,每个人都有天神保护,只不过自己不知道而已。中阴法门等密法中讲过:“人的身上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神,如肩神、护神、白护神、黑护神---

我曾听到有位上师说:“现在的人,好像没有一个顺利的---今天这个不顺,家里发生了事情;明天那个不顺,工作上遇到了挫折---他们平时为了自己而害别人,又怎么会顺利呢?求了多少天尊也没用。”

的确,诸佛菩萨肯定有加持,护法圣尊也肯定有威力,但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呢?不少人可能忽略了这个问题。

要知道,不管是什么人,若能知恩报恩、深信因果,不仅世人会恭敬他、帮助他,具有神通的护法天尊,也能完全了知他的心,饶益他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来到人间,每个人都有天神保护,只不过自己不知道而已。中阴法门等密法中讲过:“人的身上有许多与生俱来的神,如肩神、护神、白护神、黑护神---

打卦也常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从卦象上看,某人最近遇到了不顺,原因是触怒了肩神、护神,或者地神,需要念什么经来遮除。可见,这些天尊是真实存在的。

当然,若想得到天尊护佑,行为高尚非常重要,印光大师曾讲过一个故事:明末李自成率军起义,老百姓家破人亡、琉璃失散。有个姓袁的人,因逃难时与儿子失散,后来想娶一妾以续香火。

他买回一个女子,进房便见她伤心地哭。袁公问她什么缘故,女子回答:“家中穷得没饭吃,丈夫饿极要自杀,所以我才卖身救夫。回想起来,我俩平日感情甚好,现在却活生生分离,怎不教人伤心?”袁公听了很感伤,天亮后将其送回家,又赠银一百两,叫夫妻俩做小生意度日。

夫妻俩非常感激,打算买一好女人,给袁公做妾生子,但一直没有找到。后来见一相貌端正的孩子要出卖,他们想:“未得女子,先买一童子服侍袁公吧。”于是把那孩子买下来,送到袁家。袁公细看再三,竟是失散多年的儿子。行善的报应,就是这么快、这么巧!

当然,这种情况,并非人人身上都会发生。但只要自己心存善念、多行善举,福报绝对会以各种方式出现。

世人喜欢追求名声、地位、财富,可是没有一定的福报,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因为福报之树,永远扎根于善良的泥土中,这是它生存的唯一环境。如今有些人所享受的福报,也都是前世行善得来的。假如没有行善的“因”,福报的“果”绝不会产生。

知道这个道理后,求名利、求平安的人,应常处于善良的心行中,若能如此,福分便会不求自来。否则,为了名声、财富不择手段,纵然依靠前世所积的福分,暂时让自己得偿所愿,但这个享完之后,生生世世都会处于痛苦之中。

9、智慧驶得万年船

愚钝懦弱的人,在遭受坎坷时,总是叫苦不迭、怨天尤人。而有智慧的人,遇到逆境时临危不惧、毫不软弱,完全可以凭智慧来保护自己。

从前,吾仗那国有一位婆罗门子,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们家境非常贫寒,只有一只山羊,村里人都鄙视、欺辱他们,其中有个盗贼尤为猖狂。婆罗门子忍不下这口气,于是准备惩治这个恶人。

首先,他借了很多财宝,放在家中最显眼的地方,然后请盗贼来做客。盗贼看到财宝,贪心大起,一边吃饭,一边打主意如何将财宝窃为己有。

夜晚,盗贼潜入婆罗门子家。刚下手,就被藏于暗处的婆罗门子抓住,并扬言要将他交给国王处治。盗贼非常害怕,主动交出五百个金币做罚金,请求饶恕。婆罗门子见以达到目的,就把他放了。

婆罗门子认识到家乡人的心机险恶,便和母亲一起迁居他乡。当经过曾欺负他们的财主家门前时,他心生一计,把羊牵到树林里,用树叶把所有金币包起来,让羊吞到肚子里,然后到财主家请求借宿。

财主起初不肯答应,正要回屋是,瞟见他手中牵的羊肚子特别大,就问是什么原因。

婆罗门子告诉他:“这是如意宝羊,能够随意赐予财物,所以和俗羊不同。”说罢,就以木杖敲打羊的肚子,羊从口中吐出了几块金币。

财主见此深信不疑,愿意用一万个金币买下这只“宝羊”。婆罗门子假装不肯,经财主再三请求,才勉强同意卖给他。于是,双方交钱授羊,皆大欢喜。

婆罗门子得到金币以后,即刻离去。财主也怕他待的时间过长会将“宝羊”讨回,故未挽留。

婆罗门子走后,财主迫不及待地敲打羊肚,让羊吐宝。哪知羊吐出几百块金币后,再也没有金币可吐了。财主十分焦急,用尽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最后,这只“宝羊”被折磨的忍无可忍,拼命冲出大门,飞也似的跑掉了。

后来,婆罗门子和母亲一路奔波,来到鹿野苑。婆罗门子为了找水进入森林,不料遇到“人熊”,无奈只得和“人熊”大战,身上的金币落得满地都是。他和“人熊”打斗了很长时间都不分胜负,便各自倚在树上休息。

这时,当地的暴君独自游玩来到林中,见婆罗门子气喘吁吁地靠在树上,就问他缘由。因母子二人也曾受过这个恶王的欺凌,所以婆罗门子就骗他说:“我在这里修‘财神本尊’得到了悉地,本尊赐予我很多黄金。”

国王一看,在远处果然站着一个怪物,可能就是“财神本尊”。它面前遍地都是金币,肯定是本尊所赐。

国王生起贪心,请求婆罗门子传他“本尊修法”。婆罗门子哪里肯传,百般推诿。

后来,国王愿意将身上价值连城的珍宝连同骏马一起供养,婆罗门子才勉强答应:“算了,就让你讨一次便宜吧!不过,这个法只能一个人修,你等我走了以后,就到本尊面前五体投地向他礼拜,然后请求本尊赐予悉地。这样,你就可以拥有更多财富了。”说完,婆罗门子拿起珍宝,跨上骏马,带着母亲远走高飞了---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了知,有智慧的人即便身单势孤,也能打败怨敌,巧妙地脱离困境;即便怨敌众多、逆境重重,也能以智慧轻松化解。

智慧的“防弹衣”百害不侵。有了它,纵然敌人率领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前来攻击,单凭一人之力也足以应付,轻而易举地克敌制胜。

10、不要紧,一切随缘

对我而言,平时听到一丝不好的消息,或遇到巨大的违缘,首先看能不能挽救。如果不能了,就先让心平静下来:“不要紧、不要紧,慢慢来。”因为此时着急也没用,反而让自己头脑不清醒,不小心作出错误的决定。

做任何事情,提前要有一个安排,再一步一步去实行。不能急于求成,匆匆忙忙去做,否则就容易出问题。

尤其是成办一些大事,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时间短了不行。比如我们修建一座大经堂,若要求一年内必须完工,这绝对不可能。即使有人答应,质量也不会好。所以,做事应当循序渐进,不能太心急,不然的话,肯定会忙中出错。

曾有这样一则故事:

胖嫂生了个可爱的小宝宝,不久她收到母亲的来信,拆开一看,只见信中写道:“我生了重病,在床上躺了好几天---

信还没有看完,胖嫂就心急如焚,准备回家去看母亲。结果宝宝的小被子一时不见了,她翻箱倒柜找到后,抱起宝宝连夜赶路。

路过一片西瓜地时,胖嫂被瓜蔓绊倒了,手中的宝宝也飞了。黑灯瞎火的,她忍着痛到处摸,摸到宝宝后,急匆匆地又上了路。

终于来到母亲家,结果大门紧锁。胖嫂觉得可能出事了,一屁股坐在门口,大哭起来。

这时,母亲正好从外面回来。胖嫂一看母亲很健康,非常惊讶,忙翻出那封信再看,原来信后面还有一句:“现在我的病已经好了,不要挂念。”

母亲想瞧瞧自己的外孙,打开襁褓一看:外孙不见了,竟然是个大西瓜。

她们马上到瓜地里找,结果找到一个枕头。

她们又赶紧跑回家,发现小宝宝被扔在家里,因为睡得特别香,滚到床底下了。

这虽然只是民间故事,却有很深的寓意。有些人性子非常急,这样的话,任何事都做不好,因为心疼对做事很有影响。

对我而言,平时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或遇到巨大的违缘,首先看能不能挽救。如果不能了,就先让心平静下来:“不要紧、不要就,慢慢来。”因为此时着急也没用,反而让自己头脑不清醒,不小心作出错误的决定。

因此,我们要养成沉稳的习惯,不要遇到一点点小事,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苦才是人生》第十七天

在说话中修禅

一个人所说的语言、身体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心灵的外现。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

1、恶语伤人,会遭恶报

一个人所说的语言、身体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心灵的外现。有什么样的心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言和行为。

说话态度恶劣、语气生硬、暴躁无礼的人,任何人都不喜欢,他们势必招来诸多不满,甚至怨恨。先伤人,后伤己,一辈子都活在遭人嫌弃的生活中。

孔子在《论语》中说:“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是经常让人厌恶,那么这个人的一生就完了。

生活中,言语不温和,是惹人讨厌的主要原因。有些人平常说话特别刻薄、粗鲁,什么话都说得出口;还有些人一旦为什么事生气了,气头上的话也往往是口不择言,就算气后意识到不对,但话已出口,想收回来就难了。

古人言:“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用利刃割伤身体,伤痕容易愈合,而用恶语伤了人心,别人就会一直不忘、耿耿于怀。

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果用恶语中伤别人,别人脸上会立即面露不悦之色,性情爆暴烈者,甚至会当场以牙还牙。有的人虽不及时还击,但还是怀恨在心,每天“浇水施肥”,让恨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曾经乌鸦和猫头鹰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言语不当会与人结怨的道理:

传说,乌鸦和猫头鹰有仇,其根源就来自于乌鸦对猫头鹰的一次恶语中伤。

很早以前,在森林里有许多鸟共住一处。一次竞选鸟王的盛会上,猫头鹰名列前茅,众鸟一致认同它的优点:有一双非常特别的眼睛,在夜晚办事能力极强;它头顶上的角坚而有力,小巧玲珑;其身体形象也比较庄严---总之,猫头鹰具有当鸟王的一切条件。

正在猫头鹰春风得意、昂首阔步地迈向豪华的宝座时,乌鸦发话了:“猫头鹰根本不配当鸟王!第一,人类公认它是一种不吉祥的鸟;第二,它头上那看似美丽的角,实际也是一种恶兆;第三,它的眼睛、嘴巴之所以为黄色,是以前偷吃母亲食物而感召的果报---

真是一语惊人,众鸟皆对猫头鹰越看越不顺眼,猫头鹰的鸟王梦自然便落空了。

从此,猫头鹰同乌鸦结上了深仇大恨,直到今天仍未化解。

乌鸦与猫头鹰,仅仅因为几句话,便生生世世成为仇家。由此可见,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说话务必要谨慎,不要因为不必要的恶语而结下仇怨。

2、一谎折尽平生福

在做事的过程中,除非有利他的必要,否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妄语。不然的话,“妄语之过污身黑,如何洗涤亦难净”,你永远摆脱不了骗子的嫌疑,说什么都令他人难以生信。

有些人不管有事无事,都爱用谎言哄骗他人,并引以为乐。

我常听一些人得意地说:“今天把他们蒙的一塌糊涂,我的口才看来不错,三言两语就把他们骗了。”但是,别人不可能永远是傻瓜,一次两次被骗后,第三次他们还会相信吗?

一般情况下,只要你说一次妄语,别人便会产生根深蒂固的印象。当你再说真话时,他们会本能地觉得你的话有假。

《百喻经》中有一则故事:

从前有个蠢人,他的妻子容貌十分端正,两个人感情非常融洽。但日子一久,妻子有了外遇,想抛弃丈夫与情夫私奔。

她悄悄地对一个老太婆说:“我离开以后,你想办法弄具女尸放在我家,对我丈夫说我已经死了。”

老太婆趁她丈夫不在家时,将一具尸体放在他家。等他回家后告之:“你的妻子死了。”

丈夫一见尸体信以为真,痛哭流涕,遂将尸首火化,捡了骨灰装在口袋里,昼夜携带不肯离身。

后来,他的妻子对情夫产生了厌烦心,想起丈夫的种种好处,又再次返家对丈夫说:“我是你妻子。”

此时,丈夫无论如何都不肯相信了,他摇头说:“我妻子已经死了,你是什么人?竟敢冒充我的妻子。”

这就是说妄语骗人终会害己的下场。

所以,在做事的过程中,除非有利他的必要,否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妄语。不然的话,“妄语之过污身黑,如何洗涤亦难净”,你永远摆脱不了骗子的嫌疑,说什么都令他人难以生信。

3、为什么你会弄巧成拙

同样一件事情,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不但不会得罪别人,还会得到对方的认可。但如果说话的方式不当,就算是让人欢喜的事,可能也会弄巧成拙。

要赞叹一个人,先了解他是很有必要的。

倘若了解别人,即使是一句真心的赞美,当别人听到之后,也会因此受到勉励,今后更加努力。反之,假如对别人不了解,夸奖得不恰当,有时很容易造成尴尬的局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生活窘困,常和一些穷孩子放牛砍柴。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从前的一些穷朋友都想沾点光,弄个一官半职,于是,有两个人结伴去京城找他。

见到朱元璋后,一个人先开口:“还记得我们一起割草的情景吗?有一天,我们在芦苇荡里偷了些蚕豆,放到瓦罐里煮。没等煮熟,你就抢豆子吃,把瓦罐都打破了,豆子撒了一地。你抓一把就塞到嘴里,却不小心被一根草卡住喉咙,卡得你直翻白眼---

听他在那儿喋喋不休讲个没完,宝座上的朱元璋再也坐不住了,当即下令把他推出去杀了。朱元璋又问另一个人:“你有什么要说的?”

那人连忙答道:“想当年,微臣跟随陛下东征西战,一把刀斩了多少‘草头王’。陛下冲锋在前,抢先打破了‘罐州城’,虽然逃走了‘汤元帅’,但逮住了‘豆将军’,结果遇着‘草霸王’挡住了咽喉要道---

朱元璋听了,顿时心花怒放,随即下旨封他做了将军。

二人所说的内容,其实完全一样。但后者把朱元璋小时候偷东西吃的轶事,用特殊的“隐语”表达了出来,当事人听了,彼此心照不宣。而局外人听来,则是在描述朱元璋当年金戈铁马的生涯。

同样一件事情,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不但不会得罪别人,还会得到对方的认可。但如果说话的方式不当,就算是让人欢喜的事,可能也会弄巧成拙。

所以,一个人不能想什么就说什么,运用智慧、拿捏分寸,有时候也很重要。

4、说话算数

极度喜欢的时候,不要许诺给别人东西;极度愤怒的时候,不要回复别人的书信。

真正讲信用的人,做事从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了,犹如刻在石头上的花纹,永远也不会改变。

有句成语叫“一诺千金”,出自于《史记》的一个典故:秦末时,楚地有个人叫季布,他非常重视承诺,只要是答应了的事,无论有多大困难,都会想方设法办到。所以,当时楚国人有句谚语:“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古人以说出来却做不到为耻,故从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孔子在《论语》中也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因此,我们平时讲话要再三思量,看看里面有没有“水分”。如果经常喜欢信口开河,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以后再改就难了。

曾参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在教育子女时,不仅严格要求孩子,自己也是以身作则。

一次,他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儿子吵着也要去。她不愿带儿子去,便说:“你在家好好玩,等我回来把家里的猪杀了,猪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便不再吵闹了。

这话本是哄儿子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把家里一头猪杀了。

妻子从集市上回来后,气愤地说:“我是被儿子缠得没办法,才故意哄哄他,你怎么可以当真呢?”

曾参严肃地回答:“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什么都跟父母学。你今天若骗了他,等于是在教他日后也去将假话。而且,他若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那你以后再对他教育,他就很难相信你了。这样做,怎能把孩子教好呢?”

可见,父母不能为了让孩子听话,就随随便便许诺,诚实守信才是做人的美德。

同时,别人有求于自己时,我们也应慎重观察:如果有意义,就答应下来;如果觉得不妥,千万不可草率地许诺。先承诺再观察,是愚者的举动;先观察再承诺,才是智者的行为。如《量理宝藏论》云:“先许后察愚者举,先察后许智者轨。”

然而,有些人做任何事都不经考虑,别人拜托什么马上答应,这种“轻诺”往往不可靠。《老子》亦云:“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轻易许诺者,很少会守信用;常把事情看得太简单,做起来必定有很大难度。

我在建学校时,一个老板听说我有资金缺口,便自告奋勇地说:“虽然我已承诺供养某大德100万,说帮他搞一个建筑,但他建的不成功,干脆我把钱转到您这边建学校吧!”

我说:“既然你给别人承诺了,就不要改变。这个资金缺口,我慢慢再想办法。”

虽然他对我这边有信心,但从守信的角度来说,这样做不太合理。

古人说:“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也就是说,极度喜欢的时候,不要许诺给别人东西;极度愤怒的时候,不要回复别人的书信。

为什么呢?因为“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欢喜时说的话,多数难以兑现,容易失信于人;愤怒时说的话,因情绪不佳,往往会不得体。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因一时兴起就开口许诺,否则,到时候很容易陷入两难的境地。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每天进步一点点

微信号:njupday
功能介绍:关注每天进步一点点,让我们互相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