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企业库   [请登陆]  [免费注册]
小程序  
APP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 免责声明 ]     [ 举报 ]
企业库免费B2B网站
搜产品 搜企业
客服电话:400-000-8722

佛山文明的最大特质是什么?三个字告诉你答案

拥挤的人群、转动的七彩风车、鲜绿的连根生菜,伴随着那句历久不衰“行通济,冇闭翳”的口号,数十万人浩浩荡荡跨过那座盛满佛山记忆的通济桥……


横跨洛水河的通济桥,是佛山的文化符号。每逢正月十五“行通济”,成为市民千年不变的民俗盛事。所谓“先通而后有济”,蕴藏着佛山人对突破时空限制、达致通达交融境界的朴素愿望。


近几年,这一老民俗生发出新内涵。原本只是祈福的“行通济”,渐渐演化成慈善的平台,“行完通济,捐善款、做公益”,成为更多佛山人的选择。“通济和谐”,正是佛山最深刻的文明烙印,也是佛山人对文明的独有哲思。


“全身体检”与“联动推进”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佛山祖庙旁边的商贸中心区——岭南天地的各大酒吧、咖啡厅就迎来一天里人气最旺的时刻。对于已在佛山工作4年的美国青年Aric来说,这里是除办公室外他最常来的地方。这几天,随着二期店铺相继开张,他的休闲去处又多了。佛山“创文”启动后,随着路网打通与旧城改造,祖庙一带的传统商圈重新展现繁华魅力。


这是佛山城市升级的缩影。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认为,文明城市创建是一个系统化多元化的工程,单独就“创文”而推“创文”不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佛山采取“全身体检”、“联动推进”策略,着眼惠及全体城乡居民,坚持“五区同创”,将新一轮三年创文工作与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一同部署、一同推进,结合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等中心工作,打出创建“组合拳”。


2012年以来,佛山总投资约超千亿元,全力推进组团中心提升、“三旧”改造、公共交通、生态环境和宜居城乡、产业新城、城市管理智能化建设等六大工程近百个市级城市升级项目。带来的是禅城老城区“扮靓做强”,“一老三新”强中心格局横空出世;“大环保”格局初现,42条重点河涌重现水清岸绿;文化品牌打响,演出团队进村居、进园区、进企业……


随着信息路网的逐渐通达,佛山在开放的道路上迈开大步。去年底,随着贵广、南广高铁开通,一条要素资源的流通带正在佛山快速形成,拥抱高铁经济,实现内外融通,让物流、人流、信息流自由流动。加快对接国际市场、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融入珠三角一体化和广佛同城……“通”字诀正让佛山的城市文明走向更开放。


慈善力量打造“志愿者之城”

最近几年,年届七旬的梁阿姨每年“行通济”时有个固定路线:为了避开人流高峰,她一大早来到通济桥。行通济前,先在公益市集里买一个转运风车,行完通济后,又返回捐善款。


正是借助了“行通济”这个传统民俗,佛山在本土慈善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市民的互助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熏陶教育。


85岁的容桂退休老人雷显添的故事广为人知。不顾年迈患病,退休之后“不差钱”的他每天坚持拾荒行善,遇到了他人的不理解以及路人的异样眼光,行善的信念从未动摇。“别人都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辛苦会把身体累坏,但我想说的是正好相反,做了这些好事反而让我的身体越来越好了。”质朴的真言感动了佛山全城。


敬业爱岗服务居民的基层民警梁志毅、98岁还坚持做志愿者的退休教师胡绮侣、勇救跳河女子而付出生命的渡船船长李福根……更多不知名的佛山市民,以“微文明”行动提升着自己,奉献他人,影响着社会。目前,佛山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达60万人。佛山正在全市推广南海桂城“社工+志愿者”小区志愿服务制度化模式,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入小区、入家庭,并引入竞争性分配机制,对评选出优质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资金扶持。


结慈善力量,通济天下苍生。今年,佛山提出打造“志愿者之城”,计划建立起完善的志愿服务运行管理机制,规范志愿者的招募注册,推动全市40%的团员成为注册志愿者,力争注册志愿者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例达10%以上。“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在佛山正成为新风尚。


新旧佛山的和弦音

每年盛夏,佛山都会免费为5000名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低保家庭子女奉上一份文化艺术盛宴——艺术、阅读、文学、文博、戏剧曲艺、创意等6个主题夏令营,多达80多个营地。“不少孩子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夏令营。感觉佛山是一个很热情、很有爱心的城市!”带队老师陈艳感动地说。


据公安部门最新统计,目前佛山的常住人口已经超过800万,其中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有422多万,超过了佛山本地户籍人口近40万人。2010年以来5年间,佛山的常住人口增加了80万人。不断提高的外来人口数量和比例,是对佛山包容精神最直接的注脚。


14岁便从四川来到佛山打工的王治勇自称“新佛山人”。如今已是狮山菠萝义工队队长的他,带领着10多人的民间救援队伍,时常出现在佛山各地的救援现场。


新与旧的和谐故事也在别处上演。2012年底,蔡李佛拳五传弟子夏汉广等几位拳坛师傅将祖传的推拿技艺单独拎出,开设功夫推拿馆,这在当今佛山武林还是首次。几位师父多次走进社区,免费给街坊做推拿按摩。古老的佛山功夫就这样与时下流行的按摩相遇,“老年人腿脚不便,年轻人平时工作比较忙,所以我们就想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免去街坊路途奔波。”蔡李佛鸿胜馆副馆长梁旭勇说。


老城新生,和谐正成为佛山最基础的音符。产业城市和人的共荣、现代文明和古老文明的共荣、本土文明和外来乃至国际文明的共荣,在这里交相辉映。


文明的细节

1
“黄马甲”行通济

2015年元宵夜,郑琳穿着黄马甲,胸前挂着一个慈善募捐箱,与其他“黄马甲”志愿者一起,在熙熙攘攘的“行通济”人群中募集善款。与郑琳一样,每年“行通济”都有数百名“黄马甲”志愿者参与募捐活动,协助维持现场秩序。那晚阴雨绵绵,但“郑琳们”热情仍然高涨,努力在市民心中播下慈善的种子。


2
数十年的“清洁时光”

每天下午四点半,梁叔准时从禅城的兆祥公园回家,开始了一天里的“清洁时光”。提一桶水冲洗家门口的青石板路是必做功课,“从我记事开始,长辈们就每天下午冲洗家门口,我也坚持洗了几十年了”。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佛山就因为市民们自发的良好卫生习惯被评为中国第一个“全国卫生红旗城市”。



3
仁爱“三姐妹”

3月的一个上午,潘瑞梅、潘仲梅提着蛋糕,推开了丹灶社区89岁孤寡老人关再的家门。再加上大姐潘暖梅,“潘氏三姐妹”在丹灶几乎家喻户晓,她们都已退休,但一直坚持给孤寡老人做家务、在慈善月里帮忙募捐、清扫街道、当交通劝导员……几乎所有社区活动中,都能看到她们的身影,她们被评为丹灶镇“仁爱翘楚”。

南方日报记者 骆骁骅 南盼 刘三琴 张培发 何又华

总策划:张东明 王垂林 梅志清 执行:胡智勇 陈枫

图片:戴嘉信


(本文刊登于3月27日《南方日报》A09版)


郑重声明:以上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www.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会员咨询QQ群:902340051 入群验证:企业库会员咨询.

新的文章
 

佛山微观察

微信号:nfrbfsgc
功能介绍:南方日报佛山全媒体官方微信.你的观点,我的新闻,立足佛山,观察政经.